Blogger
Translate This Blog
2014年8月7日星期四
回歸十七年筆記
2014七一遊行,遊行人數報稱達五十一萬人,警方的數字卻為九萬人。
怎樣看,也不只九萬人吧?
不過無論怎樣計算,今天的社會民怨及不滿,公共服務爆滿,自由行過盛,樓價租金高企,工時長壓力大,學額不足,富者愈富等等民生問題,卻是不爭事實。
常有人說,這些所謂「民怨」,乃是激進遊行人士「沒事幹」「呈英雄」所為,也有些市民,給「某些議員」煽動,罪魁禍首,乃「某些議員」。
對這,我想了很久,也不明白,為什麼這樣簡單的「罪魁禍首邏輯」,也看不到?
一對男女,如果感情堅實的話,第三者可以很容易便拆散了嗎?
政府和市民,如果關係堅實的話,議員可以說說壞話,市民便會上街了嗎?
略為對社會學有所認識的,應該知道,香港的堅尼系數已接近突破0.5的警戒線,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,已經指出香港問題的嚴重性。誰也知道,財富資源分配不均,便是發生社會動亂的根源。
說到底,還是錢。
因此,一個政府,如果能提供一個安居樂業的社會給大眾,即使議員怎樣「煽動」,政府與人民的關係,還是堅實的。如果認為「遊行,大多數是被洗腦的後生仔」的話,那對隊伍中主要的成年人和專業人士來說,可以算是一種讚美。
事實上,香港人過去,一直被形容為「政治冷感」的一群。那證明了,大家只要生活好,誰去理會什麼政治,什麼「煽動」。這確實也證明了,英國人自「六七暴動」後的「維穩」手段,比今天家長式的「維穩」招數,高明得多。
英國人深明人性間利益衝突的道理,受過六七十年代英國「大班」好處的朋友,相信也明白他們的豪爽,實在魅力沒法擋。實際上,港英的政制,亦都著重管治者之間的權力互相制衡,限制一人獨大的情況出現,使整體社會,可以有效進入一種 Equilibrium的狀態,減低因人為決策上的失誤,而造成社會問題。那時候,雖說不上是皆大歡喜的天堂,卻肯定不會是撕裂社會對立的矛盾局面。
問題是,回歸過去的十七年,港人治港,實際是商人治港。那是用管治一間公司的商業模式,來管理香港,將整個公共業務,公司化。整個政府,一天到晚,借喊著財赤,續步卸下社會責任,改為放權,轉變「大市場、小政府」的政策,引入商界,提供公共服務,使本來帶有義務及使命性質的機構如學校、社會服務、醫療等,相互惡性競爭,疲於奔命。一頭政府省了開支賺了錢,全都拿去高價賠本,打造機建,使本來應該用之於人本社會的資金,再投資在推動經濟的項目上。
推動經濟不是不好,但經濟過熱,欠缺配套,承接力不足,例如水貨客及自由行擾民等便可見一斑。最大的問題是,政府缺乏長遠政策規劃的頭腦,一味只想拿眼前利益及實效,到頭來問題鬧大了,已經換屆。社會民生問題,惹怒市民,新屆政府將市民忿怒的舉動,全數推給「某些議員」當罪魁禍首。
更嚴重的是,舊日用來制衡個人失誤的制度,已經盡數給問責制拆下了。香港的特首,已經可以透過「局」的層面,透過選舉議會的方程式,全數把弄權力的地步。那,即使是王維基的事件、吳亮星的事件,已經變得毫無修飾,老羞成怒的剛愎自用。
回歸十七年,法治變人治,和諧變競爭,冷感變對立,政府一切向錢看,將所有使命和義務物質化,又團積居肥了大部份商家。我們的樓房外觀,是宏偉了,我們的通訊玩樂,是發達了,但我卻感受不到,七八十年代的香港,人與人之間的寬容,心靈簡樸的快樂。
訂閱:
發佈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