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ger

Translate This Blog

2014年9月2日星期二

秋田犬八千 (2009)






導演:Lasse Hallstorm

編劇:Stephen P. Lindsey

演出:
Richard Gere
Joan Allen
Cary-Hiroyuki Tagawa
Sarah Roemer
Jason Alexander
Erick Avari



成本:US$ 16,000,000
票房:US$ 45,000,000
帳面利潤:~US$ 29,000,000



李察基爾主演這套<秋田犬八千>,故事簡單,用一句話說,就是一條秋田犬,在主人過世後,繼續,永遠,等待主人回來。

電影中的秋田犬,每天送主人到火車站上班,每天傍晚,也在火車站,迎接主人下班,風雨不改。對於這條犬,街坊們都嘖嘖稱奇。有天,主人在學校發急病,突然離世,家人傷心萬分。不知情的秋田犬,卻仍在火車站,苦苦等待,一直不見主人下班蹤影。當晚,家人將牠領回,即使如此,秋田犬翌日,竟跑回火車站,繼續等待主人。後來,主人女兒搬家,領了秋田犬飼養,秋田犬也老遠尋回火車站,每天在同一地點,同一位置,等待主人,旁人為之動容。





這條秋田犬的故事,改編自真人真事。那是二十年代,日本東京帝國大學,上野英三郎教授,飼養的秋田犬,名為八公。英三郎教授,有天過世,八公在火車站外,等不著教授,便每天等待,等待那個,永不會相見的主人。自1925年至1934年,每天如此,共等了八至九年。多麼長的歲月,多麼癡的一條狗。九年,小孩子也長成青少年。用狗的年齡來說,牠由青年等到壯年,壯年等到中年,中年等到老年,一生,就是等待主人當天下班,追尋主人,再一下擁抱。


沒有英勇救主的故事,有的,只是平平凡凡的等待,堅毅得無可再簡單,說起來,惹人憐惜,聞者心痛。即使八公換了新主人,牠,見不著教授,仍解不了心結,每天仍坐在同一位置,直至老病死亡,仍然在等。八公與主人的連繫,以「忠」字來形容也嫌不夠。牠的意念之強,是否早已超過了軀體的極限?
早前聽聞朋友的老父過世,那位老父,養的一只貓兒,見不著主人,變得如癡如呆,終日坐在老主人房中,不大吃喝,三個多月,消瘦得嚇人,似乎,這貓兒,也在等待著主人回來。連貓也有這種感情嗎? 幾乎難以致信。
我們親人不幸過世,總會見最後一面,說最後一句話兒,完成心事。有些子女,來不及送宗,說不出最愛的一句話,遺憾終身,形成內心鬱結,統稱為 unfinished business,永遠達不成的事工。寵物每天給主人,摸摸親親,與自己父母,一般無異,來不及親舔主人,看來,也有鬱結。

電影中的八公,有新的家不去,即使新主人是舊主的女兒,牠也要跑回火車站,每天等待主人,過著乞丐生活。過路的人,看了不忍,打動人心,紛紛出錢資助狗食。今天,日本人為八公,立了一像記念。八公像,在日本東京澀谷車站外,人們約會,都在八公像前等,真可謂「不見不散」。


雕像單是八公,顯得孤獨,如果當初建像時,改為教授迎接八公的情境,更讚人熱淚。不過,八公繼續等待主人的形象,是日本精神的投射。日本人執著硬頸,天下聞名,他們認為自己是對的,有多艱澀,總要完成才肯罷休。日本人對八公的感動,只有他們才能細味。無止境的等待,在日本人眼中,八公,牠正在貫徹自己的「道」,不要打擾牠,這是惺惺相惜吧。同時,這也是日本人對孤寂、執著、淒美的覺悟。用中國人的說話,明知不可為而為之。
電影中李察基爾的日本朋友說:「日本的秋田犬,做事總有自己的理由。」他深深認為,日本的犬,比其他的犬都特別。連犬,也含大日本主義。

無論如何,八公永遠不放棄,永遠等待的故事,深深打進日本民族,充滿自我優越的內心。相比西方人來說,早將雕塑改成教授忠犬大團圓。

養秋田犬,很神吧?

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Stat Counter


View My Stats

搜尋此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