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ger

Translate This Blog

2014年8月24日星期日

蒙羅麗莎的微笑(2003)



故事講述一名女教師於1953年新入職到一所私立大學任教的故事。女教師Watson由影后Julia Roberts飾演,新入職到美國波士頓一所著名的私立女生大學衛斯理學院(Wellesley College)任教藝術歷史。這所著名的女子大學原來人材輩出,校風純樸,紀律嚴明,原來已故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和著名中國女作家冰心也是畢業於此校。

教師一到步,發覺大學校風甚嚴且具傳統英式的禮儀風采,女學生們都是女高材生,在上第一課時已經全備好了課,對於藝術歷史甚為掌握,更步步高傲地進迫Watson,女教師Watson頓然感到自己的表現難以應付學生,挫敗非常。

電影表面上看似是一般的教育勵志片,其實不然。當女教師Watson繼續耐心接觸學生,發現她們有些已經準備婚嫁,雖然在當時50年代的社會,女性嫁人當主婦象徵幸福,可是Watson此終認為大學尚未畢業便結婚,女性失去尋求獨立自主及事業發展的機會。Watson深深不滿於這種社會「製造」出來的女性,將女性的才德兼備和主婦的「天職」加以定型。Watson試圖以藝術啟發學生尋找真我,發揮自己的教學模式終於被傳統的大學高層所注意,Watson受到大學的警告,使Watson立於矛盾之中。

原來衛斯理學院著名於畢業生的賢淑,致力培養有學識有品味的女學生,許多社會名流的兒子也在父母安排下,和校內的女生結交,最後成家立室。本來這是任何女學生踏進上流社會的佳途,可是在現今自由主義的視野中,這種觀念有拿人當棋子辦,綑綁女性獨立發展的個人空間,而且也帶有對「男權主義」強烈控訴的味道。

小時候常聽見有「女強人」這個名詞來形容職業女性,九十年代過後卻少有聞知。「女強人」這個名詞本身反映女人一開始就被認為是弱少,更加,這個名詞背後反映當時社會認為女性「主內」需依賴男性的「美德」,而從前更有所謂「女子無才便是德」的這種荒謬思想。

電影以蒙羅麗莎那謎一般的微笑,象徵女性在建制時代活得表面開心,內心矛盾。雖然電影有解放女性的味道,但情節中卻有女生本來可以當律師卻甘心婚嫁,當個普普通通的主婦。因此電影的立論也沒有女權主義的絕對立場,反而,導演給我們著不同女生的命運,深刻反思,人,應該怎樣追求自己的幸福。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Stat Counter


View My Stats

搜尋此網誌